申报书 >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 成果简介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创新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培养面对未来变革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使命。“可持续竞争力”是指面对未来社会变化和竞争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行动能力。学生单纯获取知识将不能胜任计算机行业工作,必须构建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教学服务体系,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成果组构建了课程群、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以下简称“四位”)“四位一体”的教学服务体系;探索递进式的思维训练模式,实现从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网络思维和工程思维到完整计算思维的转变;采取兴趣驱动和学科优势相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的转变;强化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贯通能力培养,实现由“程序性开发能力”向“系统性设计能力”的转变;形成一种“以学生终生可持续竞争力为中心”的多阶段、交叉型、持续性的教育服务新形态。成果的逻辑架构如下图:

图1:“四位一体”的教学服务体系架构

在山西省教育厅多个教改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成果组形成了递进式的教学服务体系,成果已经在山西大学推广应用,在四年的课程群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逐步形成“四位一体”敏捷迭代教学服务形态。自2006以来,成果组共指导科研训练项目28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5项;自2010年以来,学生年均参加竞赛50人次,累计获省级奖励近460人次,其中6位学生获得CCF优秀大学生奖(全国每年仅有100人);毕业设计题目30%来自科研训练或学科竞赛项目,毕业设计论文优秀率达到29%;毕业学生中67名进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6名已在高等学校任职,53名在BAT等国内互联网企业就职。成果负责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2 成果解决的问题

(1)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环节关联度比较低

通过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进一步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快速迭代,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

(2)多种思维模式与计算思维之间的依存度比较低

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不同课程在教学过程培养的思维模式是不同,通过课程群的有效组合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3)学生兴趣和个性化培养的结合度比较低

  课外实践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挖掘系统创意及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将兴趣转换为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