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 > 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教育”体制机制

1.建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增加教育过程评价的工程化视角;建立新教师现场学习、老教师现场需求调研与行业领域一流院校访学制度,新老教师都有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机会和责任,有效加强教师的工程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了教师服务教学的能力。

2.改革考核办法,建立向实践环节倾斜的实践教学考核分类量化制度。在校系两级管理体系下,建立强化实践环节质量的管理办法,包括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操作性强的课程的考核方式。在校内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开展的实习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每天工作满6小时,指导教师工作量按每人每天3学时计算。出于安全与高效的考虑,除计算机操作以外的实践环节均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如监控组态软件及应用等,将传统的笔试+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转变为理论考试占50%,实际操作成绩占50%。确保教师和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到实践环节,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3.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不间断。营造干一行、谋一行,爱一行的教研学术氛围,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教师自觉修身、精业、敬业,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最能动的积极作用。2009年来,自动化系申报省部级教研项目10项,建设精品课程2门,发表教研论文6篇,申报教学相关软件著作权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