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

史秀菊,女,1962年出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现为中国语言学会、全国方言学会会员;山西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山西方言学会常务副会长。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30余年,多次获得校级、省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和山西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和“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其他国家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教材2部,曾在《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语言科学》、《语文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代表作有“山西平遥方言复句关联标记‘门’的演变——从后置到前置”(《中国语文》第一作者)、《“一头拾来”的“拾”本字为“射”考》(《中国语文》)、《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现形式》(《方言》)、《河津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语境与言语得体性研究》(语文出版社)等。


白静茹,女,1975年出生,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2001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山西大学文学院工作。 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语音学等。讲授现代汉语、语音学、音韵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曾获山西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国家语委专项项目2项;出版《高平方言研究》(第一作者)、 《平遥方言民俗图典》(第二作者);发表论文若干。

代表论文:
   山西吕梁方言咸山一等今白读及元音高化《方言》 2009 年第 1 期
   汉语方言语音研究方法述评 《语文研究》  2009 年第 4 期
   山西沁源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中国方言学报》商务印书馆 2017 年 9 月
   从吕梁方言一二等韵对立看晋语的保守与创新《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9 年第 3 期


白云,女,1973年出生,山西和顺人。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1989年9月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1993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9月考取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训诂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得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2007年9月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年晋升副教授职称。2013年—2014年在美国麻州州立大学访学一年。2016年晋升教授。近五年共发表C刊以上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4部,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语委课题一项、省级项目三项、横向课题两项。


李小萍,女,1973年出生,山西忻州人。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在《语言研究集刊》《江西社会科学》《山西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两项。


赵巧玲,女,1975年出生,山西寿阳人。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并就职于山西大学文学院。承担教育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项,参与省级软科学项目一项,获山西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两项,获山西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三项,获华北五省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