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是山西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在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教师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教学改革行动。本教学改革行动以2011年5月立项的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行动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较低与未来教师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认定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是其专业发展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实现教育专业培养所需的基础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关键。本成果围绕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针对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理念与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补充、课程与教学相整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和教学技能大大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本成果坚持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构了参与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学-互动建构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和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极大提升,学习理念不断更新。本成果突出强调教师课程与教学理念转变,以教师变革促进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提升,通过改革实践,教师的改革意识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本成果应用推广成效突出,主持50余项国家级、省级教改和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30余所高校来访交流,受邀分享经验80余场次,全国性主题报告10余次,省教育厅持续关注,相关媒体多次报道改革成果。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1-2022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专硕)排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进入前20%行列。

本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是1.地方院校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不适应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要求,课程与教学素养是提高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如何通过提升课程与教学素养来提高核心素养,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解决。2.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对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具有重要影响。如何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提高,是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3.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关键。如何使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对于提升课程与教学素养至关重要。4.完善课程与教学素养培养标准是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践探索形成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培养标准,为全省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提供示范和引领,是作为山西首个教育硕士授权单位的山西师范大学应尽的责任。

二、成果创新举措

围绕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主题,紧扣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抓住山西师范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契机,通过探索理论和标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行动训练,实现提升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目标。

1.理论先行、标准引领:建构教育专业研究生所需的课程与教学思想。确立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标准。要提升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首先必须建构和确立教学思想、素养体系的标准和结构。成果团队充分运用知觉现象学、具身认知理论等新理论、新方法探究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建构起了教育专业研究生所需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理性智慧,还要培养诗性智慧,体脑结合经历过真正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程与教学智慧。知觉现象学用身体作为通往世界的媒介打通了身心二元分裂的界限;具身认知理论之根本在于让学生的身体回到教学中,回到先于知识世界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2.理念更新、改革为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素养提升难题。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差,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模式滞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单一僵化密切相关。成果团队充分认识改革是推进发展的关键一招,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新观念,建构参与式教学、问题导学-互动建构教学 、交互式教学、PBL教学与案例教学等课堂教学新模式,采用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取得明显效果。

3.实践为基、行动为本:在实践、行动、训练中提升素养。作为一种稳定的内在素质,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素养需要培育,技能需要训练,立足实践、持续行动、反复训练是提高素养之本。成果团队在10多年时间里共实施了四轮行动研究,不同轮次又补充、增加新的元素和实践项目。行动研究的过程主要如下:第一轮行动研究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第一,建立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研究的合作小组。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第二,澄清问题:合作小组成员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第三,拟订规划 :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重构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理论和教学模式。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第四,计划行动:实施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013年3至2013年8月,第五,进展评估:检视行动成果, 为下一轮行动提供基础。第二轮行动研究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教学理念上,确定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和交互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与素养。第三轮行动研究 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课堂上实施PBL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学-互动建构教学模式。第四轮行动研究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实施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结合丰富的课外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进行探究。近几年来,团队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探索,产出了一系列新成果,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继续深入推进研究生实践训练和实习实训,深化与中小学的联系,与基础教育一线的联系更紧密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教育类研究生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学生培养质量深受用人单位肯定。

通过实施以上创新举措,本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1.转变观念、改造课堂,让教育教学改革成为研究生培养新常态。本成果的创新点之一是立足教育教学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提升难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体系,从始至终渗透贯穿着改革精神和改革实践。尤其是经过多年从上到下的全面教育教学改革,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对高等学校教师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但关键是没有落实好或落实不到位,说得多做得少。本成果通过持续改革使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变成教育教学新常态,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和习惯,就是一个创新和推进。

2.立足行动,久久为功,注重实践训练和行动研究是本成果的一个创新点。持续时间长是本成果的一个特点和创新点。坚持10余年,持续坚持实践和行动,并把实践和行动作为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培养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方式,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符合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培育规律。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成或产生效果的;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培育也是一个渐进式过程,不是上几次课、搞几次活动就能提升的。只有持续坚持、久久为功,才能产生切实成效。这是本成果最突出的特色和创新。这是一个过程,要有久久为功的毅力和坚守。

3.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丰硕,建构了教育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标准体系。本成果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在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理论研究、教学研究上取得优秀成果。要提升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首先必须建构和确立教学思想、素养体系的标准和结构。成果团队充分运用知觉现象学、具身认知理论等新理论、新方法探究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建构起了教育专业研究生所需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理性智慧,还要培养诗性智慧,体脑结合经历过真正的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课程与教学智慧。知觉现象学用身体作为通往世界的媒介打通了身心二元分裂的界限;具身认知理论之根本在于让学生的身体回到教学中,回到先于知识世界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通过研究,明确了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为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成果表明,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是确证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落实培养目标、实现培养价值所需的基础性品质和能力结构,这种素养是教育专业研究生自身专业发展“安身立命”的根本。教育专业研究生素养的养成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内在意识、行为能力两方面,二者相互支撑、兼容共在,共同构成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more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本成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不仅提高了本校教育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对山西省各高校教育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的提升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1.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普遍得到提升,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这是本项目首要的、最重要的一个成果,是此次改革最突出的成绩,教学成果落实到了学生身上。具体体现在:第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实践等表现出较高的课程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实习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好评,大家认为教育类专业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把握、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水平普遍较高,教学领导力强;第二,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教学、科研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也得到同类院校老师的好评,多名学生获得校级及省级优秀硕士论文(见图);


第三,教育专业研究生围绕课程、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等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其中十余篇为核心期刊论文或者CSSCI论文(见图);

第四,几年来参与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表示,我校教育类毕业生的课程与教学素养、教学领导力要高于其他同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在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中表现出较高的课程与教学素养,在学校管理中表现突出,多名学生获得教学、科研奖励和各种人才称号,并担任中小学校长(见图)。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10.19第4稿)4183.png

2.产出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同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10.19第4稿)4349.png具体表现为:第一,形成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和评价新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新常态和新习惯,行动研究扎实有效。第二,产出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出版一批著作、教材,发表一系列教研科研论文(见图);

 

第三,承担和完成了一批省级教育教学创新项目,创新成果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对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提升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见图);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10.19第4稿)4349.png 

第四,该成果的实施整体提高了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对地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践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团队教师获得多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本成果2019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见图)。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10.19第4稿)4526.png 

3.改革成果引起一定社会反响,得到较大程度认可。

第一,改革成果在省内相关院校得到推广应用。近10年来,在由山西省教育厅成立的山西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院校内,该成果通过联合培养教育类研究生和教育硕士、聘请各高校教育学教师担任山西师大教育学类研究生导师尤其是教育硕士实践导师、聘请中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山西师大教育硕士实践导师、孵化教育硕士点等方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受益高校8所,涉及中小学200余所。这是该成果在山西省内最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证明材料);第二,同行专家认为该成果抓住了提升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核心,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是一项具有有创新性和推广借鉴价值的教学成果(评审意见);第三,本成果在全国性教育科学类会议、学科教学论会议上进行了多次交流,受到教育学界同行专家的好评(列表)。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10.19第4稿)4643.png 


教学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