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 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

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

赵鸣歧

【摘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创新的产物,其核心要义是强调专业类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从而促进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因此,明确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任务和标准,是高校开展“专业思政”的基本遵循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高校专业类课程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任务、标准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1)子课题“高校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建设的基本原则

自教育部于2017年12月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上海近年探索和提出的“课程思政”推向全国以来,此项工作已在全国各高校如火如荼的展开。“课程思政”的内涵主要强调:高校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所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高校专业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等课程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这表明,开展“课程思政”,主要体现为课程及其体系如何建设、各类课程如何融合,所有教师如何协同的问题。从专业课教学来看,关键在于怎样实现专业类课程与思政课在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的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因此,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第一,高校专业类课程必须始终与思政课在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上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长期以来高校专业类课程与思政课在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上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各自为政的“两张皮”现象,甚至出现价值冲突的问题。不少专业课程为了与国际接轨,要么完全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从概念、内容、方法、范式、观点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的影响;要么过于偏重专业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忽视了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这一教学的核心要素。以至于造成了思政课在高校的“孤岛化”困境。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已出现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观念开放化的深刻冲击,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人的影响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滞后甚至缺失。事实上,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但知识选择、价值判断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却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

第二,专业教师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体现了教师“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式。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显性教育色彩,其特征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以正面、直接的宣讲为主,以塑造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以使大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符合国家的要求和规范。而专业类课程多具隐形教育的属性,其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以隐蔽、间接的传播为主,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可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各具特色、功能互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渗透。思政课为专业课提供了价值导向,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专业课为思政课提供了知识依据,突显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因此,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即专业思政时,应注重显性

教育与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事关政治认同、国家意识、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涉及专业概念、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学科文化等学术问题,理性分析、客观评介。对于课程思政,我们要牢固树立这样一种观点:任课教师并不是安排专门的授课时段进行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道德说教与政策宣讲,而是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授课方式,积极主动地挖掘学科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融合、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要着力建立思政课“价值引领”、综合素养课“以文化人”、专业课“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着力建立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新平台和新机制,着力建立形成学校各部门、各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概念和格局,它牵扯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和诸多部门,需要学校上下凝聚共识、破除惯性、统筹协调、相互配合才能顺利有效的实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对此,教育部党组明确要求,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第四,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性。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高校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同时,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凸显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具体课程打造、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并且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思政特色促进办学特色,以专业思政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进而彰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

二、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建设的主要任务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要深入研究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强调,把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 师人人讲育人。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的要求,明确了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方向

和主要任务。

1.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和精准厘定专业课程

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及其核心内容

推进专业思政,首先是认真研究和着力挖掘、梳理和厘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及其价值属性。所有课程都有价值属性,所以,精心遴选试点课程,深入挖掘其教学内容和蕴含的价值元素,并准确定位其价值属性,是开展专业思政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科设置上主要分为人文社科类和理工农医类。前者的专业课程意识形态属性较强,后者则相对较弱,但不论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还是理工农医类课程,总体上要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为重点内容,来整体规划和分层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政治认同的背后是价值认同,它起于行动,稳定于习惯,伴随情感,依托理智,化为品质,升华于信念,体现于理想。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又红又专、重情重义,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者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必须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党的领导、政治制度、理论体系、发展道路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及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2)国家意识:重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国家利益、国家观念、民族团结、国际视野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3)文化自信:重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把国家语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4)公民人格: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健康身心、守法诚信、自由平等、自强合作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5)人文精神:重点开展中外历史文化比较和中外经典著作阅读教育,把培养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理想人格、终极关怀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关注人类及社会重大问题,使他们成为有内涵、有修养、有追求、自强慎独、品行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6)科学精神:重点开展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把培养理性思考、批判精神、求实创新、勇于探索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始终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使他们成为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7)职业素养:重点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的教育,把培养工匠精神、

敬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恪守职业操守、追求精湛技艺,克服短视功利,使他们努力成为技艺精益求精、做事脚踏实地、为人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不平凡的人生辉煌。

2.注重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协同、加强师资之间的外在协同

推进专业思政,其次需要形成“课程思政”总体建设上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协同与教师队伍之间的外在协同,这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

就前者而言,是要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相互协同、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形成价值引领的“同心圆”,打破两张皮现象。近年来,上海高校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构建了“4+1+X”的思政课教学体系,让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其中,“4+1”是“05方案”的4门思政课加1门“形势与政策”课。“X”为思政选修课,始于上海大学2014年底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现已演变成上海各高校结合各自学校历史文化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的“中国系列”课程,并成为上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品牌。如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世界中国”、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岐黄中国”、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等等。目前,上海高校已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思政教育的“上海体系”日渐成熟成型。构建课程体系,是推进专业思政的基石,由此才能促使成同向同行、相互协同“大思政”格局下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

上海高校最早开展专业思政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于2014年入选“德育创新课题”,2015年该校启动首批10门“专业课程德育实践”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重点建设课程已增至37门。其中,专业基础课程14门、临床课程16门,综合素质课程7门。基本上实现了专业教育、文化渗透、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对接,涌现出一批文理结合、医儒相通的专业示范性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根据学校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特征,对照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于2014年开展了推进“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2015年3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英语学院联合打造了一门旨在实现学生外语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步提高的全英文专业课——“中外时文选读”。该课程以“挖掘外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题,不仅获得2015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立项,而且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 面已成为引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专业思政”的一个标志性课程。目前,上外在外语专业课中,经院系精心筛选和调整,选取了18门专业课进行专业思政工作试点,涉及13个语种,涵盖经典外文文献阅读、中外文化比较、中外时政翻译、国家历史文化比较、外文报刊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全外语课程,初步形成“多语种课程思政群”。该校围绕多语种专业课、“世界中国”思政选修课和双语特色思政课,建设有外语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关注、重视和认可,以及媒体的广泛报道。

就后者来看,主要是师资协同。开展专业思政,要求教师既要懂思政,又要会教专业课,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由于专业课教师大多缺乏思政理论方面的素养和积淀,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富有共识、通力协作的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和安排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专业思政教学规律、教学要求的内容与主题,注重问题导向、突出思想引领,并且在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教学互动上有的放矢,从而实现师资协同下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计划,将提升专业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以及教师评教、职务(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开发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思政的专题培训课程,编写相关培训教材;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

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推进专业思政,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这是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统筹领导的领导体制。要切实推进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工作,以使之真正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的具体环节上,并最终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上,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上海高校从2017年2月根据上海市教委的要求,建立由校党政一把手牵头负责、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共同参加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改革试点工作。设立校级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咨询、督察、评估工作。建立由学校教务、马院、宣传、人事、学工等部门组成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明确牵头部门和具体负责人,负责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

(2)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政策是导向,制定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划、工作方案,出台相应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职称评定、评奖评优、效果评估、成果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健全督导评价机制。将课程改革情况列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列为评价和考核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督导评价体系。建立专家定期听课和调研制度,跟踪了解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推进专业思政的教育教学情况。改革以知识考核为重点的考试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后的价值判断、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

建设的基本标准

高校的专业分类与课程设置复杂多样且各具特色,如何建立一个普遍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思政”建设标准,这是当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业已制定并采用的在线开放课程、全英语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等方面的文件,在总结上海高校既有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凸显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相统一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思政建设的宏观指导,健全专业思政的课程建设,保障专业思政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促使课程90思政理念、育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本文从教学管理、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学特色4个一级指标,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团队构成、能力素养、师德师风、教学探讨、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12个二级指标及其相关的19个三级指标等方面,提出围绕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带有普遍意义的、探索性的专业类课程开展

“专业思政”建设的基本标准(见下表所示)。